相逢在激情昂揚的五月--全國人大代表李杰赴京參會
前行的腳步,從不會因為阻礙而停滯,陽光終會沖破迷霧,照亮前方。越過艱難險阻,滿懷疫后重振的信心與希望,5月20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人福醫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宜昌人福藥業董事長李杰與在鄂全國人大代表一道飛抵北京。在這個激情昂揚的五月,他們帶著6100萬湖北人民的囑托,即將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時間推遲,責任未變。匆忙的腳步里,有代表委員們履職盡責的故事;字里行間中,流露出他們不負人民重托的光榮使命。
近期,李杰先后接受湖北日報、健康報、上海證券報等媒體采訪,他表示,今年將向大會提交的建議主要涉及三方面。
全國人大代表李杰接受健康報線上采訪
一是醫藥行業發展。這兩年醫藥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隨著國家全面開展藥物一致性評價和帶量采購,普通仿制藥盈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藥企要生存,必須走高仿、首仿、原研相結合的道路。但研發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研發環境的優化、以及新項目的推進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他建議國家進一步優化稅費政策,鼓勵企業科技創新,出臺更多資金方面的政策來支持企業的研發創新。
二是關于地方建設發展。今年發生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黨中央多次召開會議強調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力爭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加大項目投資力度,是促進經濟快速恢復的有力舉措。他提出兩條建議,一條是“關于將三峽樞紐江南翻壩油氣管道納入國家有關油氣管道規劃的建議”,一條是“關于支持三峽航運發展的建議”,希望通過加大地方基礎建設力度,為湖北經濟復蘇增添動力。
三是針對此次疫情,他建議:[DY]是加強基層醫療體系建設,從設施升級、人才培養、激勵政策三個方面大力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第二是建議國家加大對生物醫藥企業的引導和扶持。企業在新藥研發上市過程中存在較大風險和較多不確定因素,需要國家出面進行統籌引導,避免重復投入造成資源浪費,同時希望國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開展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